LED照明产业陷低端恶性竞争困境

2012-07-16 higent

过去几年,受政策和未来增长潜能的诱惑,再加之进入门槛低,各路资金纷纷扎堆LED照明产业,造成下游恶性竞争,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并出现了倒闭潮。截至2011年年底,仅深圳市倒闭的LED照明企业就超过80家,而在该市的2000多家LED企业中,大部分属于封装和应用的低端领域,对产品生产至关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荧光粉的生产企业更是一家都没有。

  LED照明的困境

  “恐慌”、“迷茫”可以是LED照明企业目前的心态。据媒体报道,深圳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因资金链问题致使企业倒闭,大股东刑毅被传“跑路”。目前,愿景光电子除了拖欠400多名员工的工资外,还有工程欠款38万多元,对杭州银行的欠款则可能达到上千万元。

  “这肯定不是最后一家,以后还会有更多LED照明企业面临倒闭。”一位曾在愿景光电子就职的市场开发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事实上,去年深圳也发生过不止一家LED企业老板“跑路”的事件。

  愿景光电子老板“跑路”事件不是个案,它反映了行业的不景气。截至2011年年底,仅深圳市倒闭的LED照明企业就超过80家,与深圳同处广东省的佛山市,2011年中亦有将近一成的LED照明企业倒闭。紧随深圳、佛山之后,东莞、中山的LED照明企业也深陷困境。

  上市公司披露的库存数不断增加也显示了行业的困境。据已披露的2011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雷曼光电(300162)、三安光电(600703)、勤上光电(002638)、乾照光电(300102)存货分别为1亿元、9.18亿元、1.64亿元和1.27亿元,同比增长73.31%、195.88%、61.58%和219.16%。

  “从去年中开始,公司的LED库存就不断上升,到年底,公司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只能给工人放假,等待市场回暖再开工,到现在也还没有开工。”一位曾在中山一家LED企业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灯具老板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不少企业其实在靠出口退税维持经营。”但是,外销市场也出现了下滑。

  有关数据显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LED照明出口到欧美的市场订单下降了四成左右。企业的说法更进一步证实了以上数据的真实性。

  “今年以来,我们外销订单同比下滑了10%至20%,与此同时,今年我们公司计划出口销售任务为1亿元,与去年相比有所下调。”广东昭信灯具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深圳宝诚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亚辉也表示,他们公司去年年底整个欧美市场包括美洲和欧洲出口下降了两成,今年年初将近三成。

  订单减少直接导致许多企业经营收入下降。据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的统计发现,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上市的12家照明企业发布的201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仅勤上光电和联建光电(300269)两家保持了增速的小幅提高,另外10家企业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在2010年营业收入保持了234%的增长速度的长方照明(300301),2011年营业收入增速仅为57%。万润科技(002654)业绩甚至为零增长。

  低水平盲目投资

  “现阶段,我国LED照明产品,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欧美发达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欧美经济不景气,LED出口受阻,导致整个行业比较困难。广东作为全国LED产业的领头羊,受到的冲击也较为明显。”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欧美经济不景气确实是LED照明产业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各路资金盲目扎堆,才是LED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资本热衷于LED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该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

  2009年,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公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同年,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2011年5月,北京、常州、合肥、青岛、广州、海口、宝鸡等16个城市被确认为第二批“十城万盏”示范城市;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2012年2月24日工信部发布《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改委曾经明确表示,2012年中国政府将斥资400亿元用于LED路灯采购,对LED路灯使用者提供30%的财政补贴。

  地方政府亦对LED产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土地、税收、技术开发、人才引进、设备购买等诸多方面,对LED产业实施大幅优惠政策。以广东为例,十二五期间,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投资100亿元,每年是20个亿,而在十二五第一年就投资4.5个亿扶植LED产业,充分说明了广东省对LED产业的重视。广东省还表示,从今年3月1日起,广东省所有财政投资建设的照明工程及新规划发展区域,在公共照明领域一律使用LED。

  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行业产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增长潜能。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指出, “十二五”期间,LED产业有望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至2015年末,中国的LED照明渗透率达20%。而业内普遍估计则更为乐观,预计到2015年,中国户外LED照明渗透率达60%至80%,室内商用LED照明渗透率达25%至30%,室内家居LED照明渗透率约5%至10%,中国市场LED照明整体渗透率将达到甚至超过20%,LED照明市场的高速成长估计将从2012年延续到2015年。

  受政策利好和未来巨大增长潜能的诱惑,再加之LED照明灯具行业准入门槛很低,很多小规模、小作坊企业也可以很容易地进入,于是就出现了各路资金纷纷扎堆LED照明的热潮。

  “由于看好LED照明产业的巨大潜力,做灯饰的、做光电产品的、做3C的、做五金的,都在往LED行业里挤,以为这里是利润蓝海。甚至有房地产厂商也跑过来问我,做LED是不是很赚钱?”广东聚科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但是,LED照明产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仅有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与LED照明下游投资过“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LED照明产品上游过“冷”的局面。

  据了解,目前深圳从事LED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应用的企业约达2000多家,大部分属于LED封装和应用的技术领域。从事LED的高新技术企业有97家,仅占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2835家中的3.5%。深圳市相关企业中,芯片生产仅有一家,对产品生产至关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荧光粉的生产企业更是一家都没有。

  “上游企业占据产业链的70%利润,中下游总共占余下的30%利润。”勤上光电国际业务部高级经理邱环国告诉中国商报记者。LED芯片是LED照明的核心材料,目前中国大部分LED照明产品的芯片,主要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进口,而中国企业主要集聚于中下游的封装以及应用领域,中国LED的大部分利润留在了产品上游的国外,而国内的产业低端产业本来利润就不高,加上投资过热,打价格战也就再所难免。

  一些只想“捞一笔”的企业进入行业之后,只是一味炒作节能的概念,却无法做到真正节能。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这些企业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广东省质监局的抽查报告显示,2010年,广东省LED照明产品质量合格率只有47%。尽管2011年这一数据大幅提高了26个百分点,但也只有73.2%。“73.2%的合格率,与国外相比仍然偏低。”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张燕飞指出。

  “现在国内LED照明领域,基本处在一个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深圳雷士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技术是突破口

  许多人都认为LED产能过剩,但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却不这么认为。

  “现阶段还远远不是谈论LED照明产业产能过剩的时候。任何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都会出现扎堆投资的情况。当年国内有250至300家企业上马生产电视机,现在只剩下6家。市场之手会发挥作用。” 王殿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王殿甫认为,LED产业的前景有目共睹,不能用短期市场表现来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广东省乃至全国LED产业的上中下游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协调,但从整体需求来看,产能谈不上过剩。相比担忧产能过剩,更应该重视的是LED产业的质量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如何大幅降低成本。没有可靠的质量,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成本的下降,LED照明产业就很难实现突破。”

  据了解,全球LED领域的技术和专利,一半以上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少数大公司所占有。日本日亚化学、日本丰田合成、美国cree公司、欧洲飞利浦、欧洲欧司朗等为维持竞争优势、保持自身市场份额申请了多项专利,几乎覆盖了原材料、设备、封装、应用在内的整个产业链。

  显然,行业巨头技术专利的垄断,阻碍了中国LED企业的发展。据《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显示,2010年我国集成电路高端通用芯片进口额为1570亿美元,连续7年为第一大宗进口商品。因此,《规划》提出:围绕国家战略和重点整机需求,引导和支持以优势单位为依托,重点开发共性关键技术。

  “LED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支持、企业有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核心技术人员的缺乏已成为各企业发展的瓶颈,惟有技术先行,方为上策。”基础电子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张晓康亦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LED产业面临上游缺乏有经验核心技术人员的情况,而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培养时间得在三年以上。近一两年,挖到足够有实力的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一线操作人员,将是企业存活到下一轮高速增长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事实上,LED企业也正在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取经。目前,国内有技术、有专利的LED企业也纷纷申请专利。

  对于破局LED产业问题,勤上光电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制定行业标准来规范。截至目前,LED在中国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但国内仍然缺乏被业界认可的国家标准。标准缺失造成LED照明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为低端产品可以通过低价轻易拿到项目,做高端LED照明产品的公司反而会“吃亏”,这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要制定标准,而且是高起点的标准,行业的整体水平才提得上去。”勤上光电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在线询价
QQ客服